公元189年,大汉帝国都城以北正规的配资平台,此时正带着汉少帝刘辨和未来的汉献帝刘协一起流亡的十常侍,被身后洛阳的追兵追上。
老大张让一看,大势已去,痛哭流涕对汉少帝刘辨说:臣等要死了,天下将要大乱,陛下好自为之。然后就带头扑通一声跳到了河水里头。
到此为止,东汉帝国横行上百年的宦官势力宣告落幕。
直到500年安史之乱之后,这个群体才再次粉墨登场,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。
大伙可能有所不知,这些宦官势力一直都是皇权最得力的打手,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。在这上百年的时间里,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帮助皇帝,铲除了掌控朝政的外戚大将军,一次又一次打破了,来自世家大族的反扑。
为什么偏偏在公元189年这个节骨眼里,他们会输的一败涂地?
今天,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宦官势力翻车的原因。
展开剩余86%太监之利
东汉自第四代皇帝汉和帝以来,为了应对朝廷上掌控大权的外戚大将军,以及遍布天下的豪门大族。皇帝们开历史之先河,首次在政治舞台上引入了宦官这个物种。
不得不说,这帮人是真的好用啊,与封狼居胥的霍去病齐名。
燕然勒石的大将军窦固,以及外号跋扈将军的外戚梁冀,这些曾经只手遮天不可一世的权臣,一个又一个地倒在了地位卑贱的宦官们手里。
更有意思的是,他们每次的作案手法几乎是如出一辙。
基本上都是皇帝召见外戚,大将军入宫觐见,然后太监们就埋伏在一旁,在衣袖里头暗藏兵器,等到外戚大将军疏于防备的时候,这帮太监们就会突然围上来一拥而上,扑哧扑哧来几下,把人家捅成刺猬。
窦武陈蕃之鉴
要想弄明白他们的失败,必须先明白他们是如何成功的,我们就举窦武陈蕃之事作为案例。
太监杀外戚这事一次两次的,倒也还没有什么。但是次数一旦多起来了,外戚大将军又不是猪,他们很快就会总结出经验,太监这个群体对自己具有生命威胁。
终于,在公元168年的时候,当时的大将军窦武不愿重复前辈们的覆辙,在当时的世家大族代表陈蕃的怂恿之下,决定先下手为强,铲除宦官势力。
很可惜啊,这两个人都出身于世家大族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严重缺乏认知。相反,太监们出身于底层,从小在社会下层摸爬滚打,政治斗争经验异常丰富。
结果这一次的交手,被后来的人称为猪队友遇到了猪队长,给敌人送上了一把杀猪刀。
当时,外戚大将军窦武掌控着全部军队。如果他当时选择突袭皇宫,杀太监们一个措手不及的话,结果是十拿九稳的。
但是很可惜啊,这个出生于正统士大夫家族的豪门子弟窦武,选择了走程序,居然上书尚书省请求皇帝批准诛杀宦官。
而当时负责在尚书省跟皇帝之间上传下达的正是太监。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?
太监们得知情况后,在曹操曾祖父曹节带领下,先下手为强。不同于拖拖拉拉的窦武,他们以极高的效率动员了起来。
首先,他们先一步控制了尚书省跟皇帝玉玺。经过尚书省认定并加盖玉玺的圣旨,就具有了法律效力。他们派遣自己手下的党羽,拿着这些圣旨去接管了各大主要的权力部门。
然后,他们又让宫廷禁卫军封锁宫门,严阵以待。等到外戚大将军窦武反应过来之后,这才急匆匆地带领当时汉帝国最精锐的南北军攻打皇宫。
但是当时的皇宫早有防备,久攻不下,这就给太监们提供了反攻的契机。他们把当时的汉灵帝拉到了皇宫的城墙上面,并且对南北军将士宣称窦武造反。
南北军是汉帝国最精锐的部队,对皇权天然服从。结果,这一声令下,外戚大将军窦武手下的军队纷纷倒戈卸甲。
这时候国立大学校长陈蕃得知消息之后,第一反应并不是去动员世家大族的私兵,反而是带着80个大学生上街游行抗议去了。
可这种你死我活的斗争抗议有什么用啊?这就是窦武、陈蕃失败的整个过程。
经验主义害死人
等时间来到了公元189年的时候,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。外戚大将军何进联合世家大族代表袁绍等人逼宫,要求太后诛杀宦官。
这个时候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。首先是宦官集团已经失去了对宫廷禁卫军的控制力,我们前面说过,宦官势力之所以能够翻身反杀窦武、陈蕃,正是靠着宫廷禁卫军守卫皇宫。
汉灵帝在临死之前,把宫廷禁卫军交给了他的心腹小太监蹇硕统领,希望他能够扶持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汉献帝刘协上位。
这个蹇硕是一个中途出家的小太监,因为得到皇帝的喜爱,所以才一步登天。这就让老牌太监势力的张让,段圭的人对他很不爽。
关键时刻这帮人居然出卖了蹇硕,寄希望于以此讨好大将军何进。导致宫廷禁卫军的控制权落到了何进的手里。
庚午,进使黄门令收硕,诛之,因悉领其屯兵。
要是他们那些老祖宗知道这番操作,非得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不可。两个势力之间本来就是水火不容、你死我活的态势,哪有妥协的余地?
由此可见,此时的太监集团严重缺乏斗争意志。
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当年外戚大将军窦武之所以翻了车,主要是因为他手底下的南北军将士突然间反戈。
所以何进这个时候也吸取了教训,他趁着平定黄巾之乱的关口招募流民,组建了自己的私人军队。而这帮人对于皇权并没有什么畏惧,所以太监们不可能故伎重施。
史记:袁绍复说何进曰:“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,但坐言语漏泄;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,而窦氏反用之,自取祸灭。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,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,乐尽力命,事在掌握,此天赞之时也。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,以垂名后世,不可失也!”
然而,公公们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,接下来他们的操作简直是不堪入目。当他们知道大将军何进要跟他们不死不休,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时候,才想着冒险一搏。
他们先是以姐姐何太后的名义,叫大将军何进进宫。然后复制老前辈们的经验,噗呲噗呲地把他捅死。
可他们事先安排不够周密,并没有派人去控制尚书省,导致他们拿着印有玉玺的圣旨,去尚书省进行人事任命的时候,尚书省官员拒不签字,导致甚至失去了法律效力。
而当他们丢下何进的人头,寄希望于重现当年南北军倒戈的辉煌时,何进的人头并没有起到预料中的效果,反而激怒了他的部队。
这帮人在袁绍、曹操、袁术的带领下杀进皇宫,对太监势力进行了一次清算。
辉煌一时的太监集团正规的配资平台,至此宣告结束。
发布于:天津市